
百灵庙镇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契机,通过“讲、评、帮、乐、庆”五大形式,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绽放出文明的芬芳,不断提升群众幸福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讲”理论,奏响思想旋律
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让政策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充分利用主题党日、道德讲堂、“三会一课”、公众号、视频号、网格群等“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宣讲队伍,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等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理论政策、生活知识、文明实践、家风家训等主题宣讲活动,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宣传服务群众“零距离”。
“评”先进,树立文明典型
开展各类选树评选活动,让榜样力量“在基层绽放光芒”。积极挖掘先进典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评议会等举荐身边道德榜样,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掀起人人学先进、争先进的热潮。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帮”难事,凝聚积极能量
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让暖心真情“浸润群众心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扶贫帮困、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等志愿服务队伍走访困难党员、困难户、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困难群体,常态化开展慰问孤残老人、关爱困境儿童、免费义诊等“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把温暖关怀送进群众心里。帮助群众解决协调家庭邻里关系、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
“乐”美事,歌颂美好生活
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让文艺文化“走进大街小巷”。始终坚持文化为民、惠民、乐民,以培育基层文化人才、丰富百姓文化娱乐生活为目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助力文化振兴。组织文艺队开展广场舞、文艺演出等群众性娱乐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依托草原书屋,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草原书屋成为居民的“文化粮仓”和学习科学技术的“第一课堂”。
“庆”喜事,传承传统文化
开展各类庆典活动,让传统文化 “焕发时代气象”。利用传统节日,以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志愿者们走访贫困群众、倡导文明祭祀、慰问老年人、与群众一起吃汤圆赏月猜灯谜,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风貌。在“五一”、“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其中,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强化爱国爱党思想,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如微风细雨般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下一步,百灵庙镇将继续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抓好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强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让群众人人争做文明使者,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群众心中扎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上一篇:
民族政策宣传丨百灵庙镇:共谱民族团结曲 奏响和谐幸福音
下一篇:
乡村行·看振兴 | 达茂旗:马奶飘香 让牧民尝到致富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