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助力,万象“耕”新。正值春耕关键时期,在达茂旗的田间地头“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化设备,奔赴田间地头大显身手,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达茂旗石宝镇蒙盛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田地里,农机手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播种作业参数进行设置后,装有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大型拖拉机便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前进,施肥、播种、覆土等作业一气呵成,一眼望去土地已耕种大半,播种笔直。“我今年打算种植1800亩马铃薯,今年用的是导航自动驾驶系统,以前人工种植一天只能种六七十亩,现在几乎一天可以种一百余亩,在北斗导航系统中设定好线路等数据,播种机就能自动播种,一个人跟随车辆就行,既省人工,也更省耕地了。人工工作量减少了,成本也降低了,达到高质量播种要求,进一步保证了稳产增收。”达茂旗蒙盛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永旺说道。
农机手正在设置参数
装有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大型拖拉机在田间耕作
农机更给力,种地更省力。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利用高精度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信息,由控制器对农机的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使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进行起垄、播种、喷药、收割等农田作业,实现了指定农业区域自动行驶作业和无人操控下的全自动作业,有效解决了传统农机作业中的各种精度问题,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延长了有效作业时间,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及土地利用率。同时,在实现智慧农业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传统的人工手动种植模式,农机安装“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还可享受国家补贴。账划得来、活干得多,大部分农民的思想加快了转变,智慧农业的发展也迈入了新时期。
工作人员从手机上查看各地的耕种进度
“装了北斗智能监管终端设备,拿着手机就能看到每天的耕种面积,各处的耕种进度一目了然。”在达茂旗农牧局,农村牧区社会事务发展中心主任温都日玛正在通过农机作业精细化管理平台对开展深松整地作业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农机运行情况进行监管。
智能化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达茂旗农牧局不断创新农机社会服务模式,引进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综合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平台数据反馈,动态监控、核查作业质量等,形成多维度的作业数据统计报表,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深松作业任务,严防虚报补助作业面积、降低作业标准、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耕种后的田地
温都日玛介绍道:“随着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稳步推进,达茂旗目前登记在册的农机北斗智能作业导航系统已有44台,2020年开始又安装了21台深松作业检测仪,可以更精准的实施农机深松作业项目。2023年在全旗范围内安装了47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北斗监测仪,可以有力维护小农户利益。”截至目前,达茂旗整体机械耕地面积45万亩,机播面积31万亩。
近年来,达茂旗聚焦农业现代化,积极推广各类高效智能农机装备,智慧农机助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方向迈进,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创新科技为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把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更好转化为增产丰收的喜悦,让乡村振兴的底气更足。
上一篇:
达尔汗苏木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下一篇:
乌克忽洞镇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